网站搜索:
学术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学术动态

红足一1世足球顺利开展第8期公共管理学术沙龙 (第8期)

日期: 2024-08-17

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第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激励科研人员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8月7日下午,红足一1世足球公共管理学术沙龙(第8期)在26幢小会议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城乡融合发展与基层治理。红足一1世足球有幸邀请到了教育部首批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部长徐勇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郎友兴教授和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胡重明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的点评专家。此次沙龙由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负责人应小丽教授主持,副院长张品副教授及公共管理系副主任张航博士进行学术汇报,公共管理系部分教师与部分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共同参与。

 

在学术汇报环节,张品副教授作了题为《组织关联模式优化与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以“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为例》的汇报,该论文主要以组织关联模式的优化为分析框架,结合了淳安县“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的案例,分析社会整合与有效治理之间的平衡,进而从有效治理驱动、联合党委引领及治理主体互动三方面讨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形塑机制。

 

张航博士作了题为《“治村之计”何以上升为“治国之策”——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后陈经验”八次批示的过程追踪》的汇报。他通过对政策扩散的过程与特征的陈述,详细且全面地向我们展示了“后陈经验”的扩散过程,并从领导批示角度来理解“后陈经验”的政策扩散过程。他指出,政策扩散与领导批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领导批示主要通过影响领导人注意力分配进而影响公共政策的扩散。

在专家点评环节,三位评议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点评。

关于第一篇汇报,徐勇教授首先指出很多地方经验就像“火花”,如果没有及时加以总结,很可能会出现昙花一现的状态。因此,需要学界对此进行及时总结,让地方经验具有普遍性。他认为该文章主要讨论组织化问题,并且是超越地域限制的横向组织问题,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和学理价值。郎友兴教授从选题的意义、分析框架和论证层面给予了详细的文本指导。胡重明教授指出,“大下姜”方案作为一种独有的乡村发展形态具有其存在的价值,这背后的机制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并将其概念化和理论化。

关于第二篇汇报,徐勇教授强调中国公共政策要在中国场景下理解,不仅要考虑中国的政策环境并挖掘其特殊价值,还要考虑领导人批示在地方经验上升为普遍政策中的合理性,关注创新案例中的内在属性。郎友兴教授指出“后陈经验”是一个好案例,好就好在让人们去窥探基层或地方甚至一个村庄的制度创新如何上升到国家的制度安排,上升到国家的法律,看到中国政治的运行逻辑,并就政策扩散的要素和不同路径进行了探讨。胡重明教授将后陈的案例概括为拥有聚光灯效应的案例,并从理论适配问题、分析框架构建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此外,红足一1世足球李院林副教授与卢祥波博士也围绕两篇论文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见解与建议。

在沙龙总结环节,应小丽教授对三位评议嘉宾的精彩点评表达感谢,并借用徐勇教授的一句话“尽管大学问不易产出,但需要为出大学问营造良好的氛围”来凸显组织本次沙龙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希望以专业学术沙龙为支点,撬动科研团队学术研究的动能。同时,在这个象征着收获和丰收的日子里(立秋),应小丽教授也祝福各位老师和学生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都能收获累累硕果。

 


文字:姚晓玉

图片:公共管理系


来源:红足一1世666814足球  |  作者:  |  访问次数:10